經濟學家米爾頓·傅利曼(Milton Friedman)曾說

「經濟學是一門迷人的學問,而最令人著迷的是,它的基本原理如此簡單,只要一張紙就可以寫完......」

 

第一講:看不見的手

「看不見的手」這個名詞大概是高中公民課本裡的常客!經濟政策一直是政府單位不停地研究的問題,1776年時,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想法震驚了所有人。 他認為政府唯一要做的就是「什麼都不管」,任由人們自由買賣。如此一來,市場就會導向自然的供需平衡,像是有一隻隱形的手在控制著,不干涉的方法實際上比任何政府的政策都還好。 問題是這樣的做法在市場上需要很多時間才能達到出入平衡,而且還有零進展的可能,造成人們失望不滿。所以政府到最後免不了用「看得到的手」進行操控。

第二講:節儉的矛盾

有錢時究竟要乖乖存起來呢?還是開心消費?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經濟學家。

自由市場主義者認為,即便是在困難時期,「節省及儲蓄」仍然是比較好的。因為這樣一來銀行就能把我們儲蓄的錢拿去投資於新工廠、發展新技術進而提高我們的生產效率,長期來說失業率會下降。

但像學者凱因斯則認為,為了避免失業帶來的傷痛,政府應該「增加支出」來創造工作機會;因為如果政府不想花錢,私人企業更不想花錢,失業問題的就會更加重。 

第三講:菲利浦斯曲線

菲利浦斯曲線解釋了失業率與通膨率的關係。

當就業率高時,薪水漲得比較快,人們有錢花,物價將會上漲而導致通膨現象的發生。反之,當失業率高時,較低的消費支出代表通膨的消退,政府會根據這曲線擬定政策。 

第四講:比較利益原則

經濟學家大衛•李嘉圖表示,有國際貿易流通時,其實每個國家都會受益。 

一個國家具有比較利益,也就大家都會想盡辦法,用最低的成本生產所有東西;但是,每個國家應該專注於最有效率的生產,並放棄其他選項,這樣一來,各國可以生產最具有優勢的產品。 

第五講:三元悖論

對一國政府來說,有三個想要達到,但不可能同時完成的目標:保持匯率穩定、擁有獨立的貨幣政策,並讓資本能自由進出不受阻礙。 

 

影片舉了下例:

使用歐元的區域,想降低利率來減少失業,但是資金就會流到別的國家,爭取更高的利率。但是匯率下降,接著就會出現通膨,因此歐元的利率,又得被迫提高到原本的水準。

魚與熊掌不可兼得,只能選擇「放棄控制」利率的變動,但是穩定兌幣匯率,並且讓資金在各國自由流通;或者是,「控制」利率及兌幣匯率,而讓資金的流動變得不受控制。 

第六講:理性選擇理論

這個經濟學理論用理性來解釋人類行為。正常情況下,人是理性的,各國也通常在理性的前提下制定經濟政策。但是,人難免有人云亦云、隨波逐流的時候,經濟政策也會因此改變。

一般民眾在盲目跟隨市場波動之後,有時會得不償失。 

 

來源 http://www.thenewslens.com/post/135307/

arrow
arrow

    小酒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