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Photoshop最主要的功能就在處理數位影像,在開始動手製作自己想要的影像效果前,我們必須先幫助您清楚地瞭解「數位影像」的幾項最重要的概念。
|
|
 |
什麼是數位影像? |
|
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「影像」無所不在。家中老相簿裡的斑駁相片、商店前的海報或者是我們雙眼所見的世界,都是由各式各樣的靜態或動態影像構成,但是如果沒有經過管理與儲存的動作,大部份影像都難以長久保存,例如:老相片容易因潮濕而泛黃、人們眼中的世界總是一閃而逝……。
|
|
|
|
「數位影像」簡單地說,就是將影像資料以數位的方式保存,這種方式有利於影像的保存、修改與傳遞,而且費用低廉。數位化可保留影像的所有細節,以便後續處理。近年來,也由於數位影像及網路技術的不斷提升,所以我們週遭有愈來愈多人樂於使用數位的方式來保存、修改與傳遞影像。
|
|
|
 |
如何取得數位影像? |
|
現在要取得數位影像並不是什麼難事,比較常見的「數位影像」取得方式如下:
|
|
|
|
|
直接取得: |
|
|
例如數位相機,我們以數位相機所拍攝的相片檔案就是數位影像的一種。這方面的硬體應用隨處可見,例如:手機、網路攝影機、監視器、PDA等各式裝置。 |
|
|
|
|
|
間接取得: |
|
|
例如掃瞄,使用掃瞄器將非數位影像以數位方式保存。比如很多畫家將手稿畫在白紙上,再利用掃瞄器轉成數位影像,又比如過去以傳統相機拍攝的照片,也可以利用掃瞄器轉成數位影像後再加以儲存在光碟中。 |
|
|
|
|
|
電腦合成製作: |
|
|
直接利用電腦繪製數位影像檔案,像我們常常在電視上看到的動畫特效、卡通影片等,很多是直接透過電腦繪製出來的。
|
|
|
|
|
另外,透過網路,使得我們在數位影像的取得與分享上更容易、更方便,很多人會以部落格(Blog)、網路相簿或Email來分享影像,也可以利用網路將數位相片直接傳給相片沖洗店沖洗,或製作成形形色色的個性化商品(杯子、T恤、滑鼠墊等等),網路的便利性在這幾年已經逐漸改變人們在影像上的生活方式。
|
|
|
|
|
|
|
|
在影像數位化普及的今日,由於影像的取得、修改與傳遞都更加地容易,因此各國的藝術工作者也愈來愈重視影像使用的合法性,雖然我們輕易就能透過網路取得各式各樣的影像,但是在改製、轉寄、使用這些影像時,還是要特別注意其合法授權性(尤其是影像的商業性使用),以免誤觸法網、得不償失。 |
|
|
|
|
|
|
|
|
 |
認識數位影像基本單位 |
|
我們通常以像素(Pixel)做為數位影像的基本單位,一張數位影像則是由許許多多一格一格的像素組成,就好像我們手邊有很多各種顏色的小磁磚,每個小磁磚就是一個像素,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磁磚來拼貼成各種圖案,同樣的,這些像素也能在電腦中組合成各式各樣的影像。
|
|
|
|
像素也有人以「畫素」稱之,表示圖像之元素(Pixel是pix+el而來,pix是picture的簡寫,而el則是element之意)。每個像素都有各自的顏色值,可以利用RGB顯示,或者是CMYK模式顯示,或者是灰階模式顯示,當影像的像素值愈多時,解析度愈高,所顯示的影像也愈清晰。
|
|
|
|
|
放大檔案後,可以清楚看見數位影像是由一格一格不同的顏色方塊組合而成,每一格的顏色方塊就是所謂的「像素」(Pixel)。 |
|
|
|
|
 |
何謂數位影像的解析度與品質? |
|
簡單地說,數位影像的「解析度」(Resolution)指的就是影像的細緻度,當所輸出的圖片細緻度愈高時,所使用的像素數量也愈大,如果每一英吋所擁有的像數數值愈多時,所能呈現的影像細緻度也會愈好,同時也代表著該張影像的解析度愈高,而大家通常以PPI(即PixelPerInch,每英吋像數數值)做為單位來表示影像解析度的高低。
|
|
|
|
要如何得知影像的解析度、尺寸大小、色版等資訊呢?現在就來直接動手操作Photoshop看看吧!
|
|
|
|
第一次啟動Photoshop與快速檢視檔案資訊
|
|
啟動Photoshop後,按下功能表上的「檔案」→「開啟舊檔」命令,接著會開啟「開啟檔案」視窗,在這裡即可選擇開啟光碟中的的範例檔案「Ch1-te01.jpg」。開啟圖檔後,按住鍵盤上的[Alt]鍵不放並點擊圖檔下方的文件資訊顯示處,就能得到更詳細的圖檔訊息了。
|
|
|
|
這是一張解析度為72ppi的影像檔案
|
|
|
|
除了PPI以外,DPI(DotsPerInch,每英吋點數數值)也是常見的解析度度量單位,這個單位通常應用在電腦螢幕、掃描器、印表機、輸出機等硬體設備上,因此,當我們要將影像輸出時,所需的數位影像解析度單位就常以DPI表示。我們在電腦上看起來很清楚的影像,列印時卻未必清楚,這個時要注意的是影像的DPI解析度是否足夠。DPI跟PPI之間的關係在尺寸的換算,假設想用印表機印一張30x50吋的大海報,如果希望印出較佳畫質,那麼當印刷解析度設為200DPI時,該影像就需要最少6000x10000像素,像這樣的影像在電腦裡看起來會非常非常的大,而且當電腦效能不佳時還可能跑不動,下頁是常見的輸出需求表:
|
|
|
|
輸出需求
|
基本解析度
|
網頁 |
72dpi
|
報紙印刷 |
170dpi
|
數位列印(書籍、雜誌……) |
300dpi
|
|
|
|
|
|
|
|
|
PPI與DPI兩者的差異在於,Pixel是顯示在螢幕上的像素,而Dot是列印成品的網點。
|
|
|
|
|
|
|
|
|
|
如果我們想要將影像平面輸出時,解析度就不能太低,最好能設在300ppi以上,但如果影像只是應用在網頁上,則只需要設定72ppi即可,因為螢幕只能呈現72dpi的解析度,不論影像解析度是高於或等於72dpi的圖片都只能以72dpi顯示。
|
|
|
|
另外,影像檔案可以從高解析度存成低解析度的檔案,但如果想從低解析度轉存為高解析度的檔案,影像並不會因此變得更「細緻」,仍會模糊不清。 |
|
|
 |
點陣圖與向量圖有什麼不同?
|
|
我們直接放大點陣圖和向量圖,就能很清楚地感受兩者間的不同。
|
|
|
|
|
點陣圖
|
|
|
|
|
|
|
|
|
|
開啟範例圖檔後,按下鍵盤上的[Ctrl]+[+]鍵,就能放大影像,此時可以發現影像是由是一格一格的小方格組成,因此影像邊緣呈現鋸齒狀而非圓滑的曲線,這就是點陣圖的特色—由點所構成,並且以矩陣方式排列而成的影像。
|
|
|
|
|
|
這張範例圖檔使用了多少點(在這裡每1個點就代表1個像素)呢?按下功能表上的「影像」→「影像尺寸」命令後即可開啟「影像尺寸」視窗。
|
|
|
|
|
|
|
|
|
|
我們看到這張影像的寬度為800像素,高度為600像素,所以整張影像一共使用了800×600=480000個像素(點),哇!小小一張圖就使用了這麼多像素來表現,是不是很驚人呢!
|
|
|
|
|
|
向量圖 |
|
|
|
|
|
|
|
|
|
將向量圖檔放大後,清楚地看到影像邊緣部分並未呈現踞齒狀而是圓滑的曲線,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呢?
|
|
|
|
|
|
相較於點陣圖很老實地以「點」來呈現影像,向量圖則是使用數學公式來記錄影像資訊。舉例來說,同時在點陣圖軟體及向量圖軟體中畫一個一樣大小及顏色的圓形,向量圖不是一點一點地紀錄資訊,而是記錄圓形的圓心座標、半徑及顏色資訊,向量圖在放大或縮小圖形時是透過數學公式計算,因此可以保持影像清晰不失真。
|
|
|
|
|
|
點陣圖與向量圖之比較
|
|
|
由於點陣圖與向量圖以不同方式來儲存影像資訊,因此不論在檔案的大小、應用層面等各方面上都有不同的表現,下表即為點陣圖與向量圖的比較,透過這個比較表格,您可以更完整地明白兩者間的不同與應用方向。
|
|
|
|
|
|
檔案類型
|
點陣圖(BitmapFile)
|
向量圖(VectorFile)
|
圖形記錄方式
|
透過像素記錄圖像資訊。 |
運用數學公式記錄圖形資訊,由點構成線、由線構成面的方式計算圖檔並記錄。 |
優缺點
|
優點:忠實呈現圖形內容。 缺點:檔案記錄空間大。 |
優點:檔案記錄空間小。 缺點:圖形製作耗時。 |
應用層面
|
由於像素可以忠實記錄影像資訊,適合應用在色彩豐富瑰麗的照片或是風景圖及插畫等等相關類型。 |
經常運用在網路動畫圖形的繪製、文具產品設計、玩具造型設計等,包含工程繪圖、室內設計等等層面都會應用到。 |
相關軟體
|
Photoshop、PhotoImpact、Painter、小畫家 |
CorelDraw、Illustrator、Flash、FreeHand |
相關副檔名
|
PSD、PDD、JPG、GIF、BMP、PNG、TIFF |
CDR、AI、EPS、FH3 |
輸出及列印 注意事項
|
若注意檔案太小,解析度太低,不論是螢幕顯示或是列印都可能產生失真的鋸齒情形。
|
向量軟體在編輯狀態下不受螢幕解析度影響,輸出成點陣圖後便會受限制,必須注意輸出時的解析度設定。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