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工作環境 |
|
安裝軟體後,點擊桌面的Painter 12捷徑圖示,即可開啟工作環境;使用者將發現新版介面設計近似於Photoshop,這是為了讓用戶在切換Painter與Photoshop時,能更快速習慣所下的一點心思。 |
|
|
|
|
|
|
最上端的部分為選單欄位,滑鼠點擊選單欄位文字後將出現選單列表,提供更多備選功能;許多重要的功能都得透過選單進行選取,常用功能旁均註記快速鍵,使用者應特別注意。 |
|
|
|
|
|
|
工作環境最左側為工具箱以及媒體選取器,Painter 12將原本雙欄位的設計改為單欄位,看起來更細長也更節省空間;如欲恢復雙欄位設計,可以點選「編輯>偏好設定>介面」,將工具箱配置改為垂直雙欄。 |
|
|
|
|
|
|
下圖所示欄位是由三個橫式面板組合而成,內容為:「筆刷選取器」、「屬性列」及「最近的筆刷」。想要選到各式各樣的筆刷,必須於「筆刷選取器」內進行;更換不同的工具時,都可以在「屬性列」內找到對應功能提供輔助。 |
|
|
|
|
|
 |
開啟新檔 |
|
認識工作環境後,點選「檔案>開新檔案」,進入「新增影像」面板: |
|
 |
Step1 |
|
|
|
調整繪製檔案所需的寬度與高度;預設值是以像素為單位,如不習慣,可以更改為公分或是英吋等常見單位。 |
|
|
 |
Step2 |
|
|
|
調整解析度;一般提供螢幕觀看的,解析度設定為72 dpi即可,倘若日後計畫列印使用,可以考慮將解析度設定為300 dpi或350 dpi,以提高印刷品質。 |
|
|
 |
Step3 |
|
|
|
|
|
|
|
|
 |
快速鍵 |
|
快速鍵愈熟練,繪圖速度愈快,使用者至少須先記下基本快速鍵,在繪圖過程中,再漸漸熟悉實用快速鍵。 |
|
|
|
 |
基本快速鍵: |
|
|
|
 |
空白鍵:拖曳畫面。 |
|
|
|
|
 |
Ctrl+Z:復原。 |
|
|
|
|
 |
Ctrl+Y:重作。 |
|
|
|
|
 |
Alt:吸色工具。 |
|
|
|
|
 |
Ctrl+Alt:自由改變筆刷大小。 |
|
|
|
|
 |
數字鍵0~9:改變筆刷透光度。 |
|
|
|
|
|
 |
實用快速鍵: |
|
|
|
 |
Ctrl+空白鍵:放大工具。 |
|
|
|
|
 |
Ctrl+空白鍵+A:縮小工具。 |
|
|
|
|
 |
Alt+空白鍵:旋轉紙張。 |
|
|
|
|
 |
Shift+X:主/副色彩交換。 |
|
|
|
|
 |
Ctrl+S:養成隨時存檔習慣。 |
|
|
|
|
 |
Ctrl+B:修改筆刷特性。 |
|
|
|
|
 |
Ctrl+N:開新畫布。 |
|
|
|
|
 |
Ctrl+C:複製。 |
|
|
|
|
 |
Ctrl+V:貼上。 |
|
|
|
|
 |
Ctrl+A:選取全畫面。 |
|
|
|
|
 |
Ctrl+D:取消選取。 |
|
|
|
|
 |
Ctrl+Shift+G:載入選取區。 |
|
|
|
|
 |
Ctrl+Shift+H:隱藏選取框。 |
|
|
|
|
 |
[:筆刷尺寸縮小。 |
|
|
|
|
 |
]:筆刷尺寸放大。 |
|
|
|